第八十六章 荷塘挖藕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漉湖岸边的向日葵!
第二天,阴云密布,老北风像昨天一样地刮着,这种天气,早晨的温度是零度左右,黄家塘边上有些背风的浅水窝里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到了中午,温度就稍微升高一些,那些薄冰就会渐渐的融化掉。
“公社养殖场在这里打鱼,正好我们东边的藕塘也抽干了,你要是能去挖点藕回来过年吃那就好了。”妈妈说。
“好咯。”老大连忙回答。
老大喜欢做技术性的工作,不管它有多辛苦。虽然挖藕也要体力,但单纯凭体力还是挖不到藕的,至少挖不到很多藕。因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要经验和技术。如果要老大去挑担,那他是十二个不愿意,因为挑担没有任何技术可言,完全是凭体力。而老大是体力不支的。
老大知道,妈妈之所以用商量的口气而不是用命令的口气和他说话,是因为妈妈知道他已经打了过年米、又捉了过年鱼回来了。又要他去挖藕,这种苦活累活也不好都要他去干。而且,这挖藕,可不是个一般的活儿。天气又冷,淤泥又深,这种活的劳动强度比“双抢”和担堤丝毫也不会轻。但是,要过年了,家里又没有其他人能完成这个任务,谁要他是“四属户”家里的老大呢?所以,别无他法,只能使用他了。老大还知道,妈妈也并没有指望他挖很多藕回来。她的意思是挖得一斤是一斤,年饭桌上多个菜就行了。而老大呢,只要答应了的事情,就会用全力去做,绝不会懒啊懒的。
老大家还有谁能挖藕呢?当然,还有老大的父亲能挖藕,可他老人家不到过年是不回来的。家里比老大大的都是老的,弟妹们都比他小。所以,只有他能挖藕,何况老大都读高中了,挖藕是责无旁贷。
挖塘藕和湖藕,体力好而且内行的人一天要挖一百来斤,不里手的有时一天难挖几斤藕。挖藕的技术首先就是要选准藕窝子。就是选定挖藕的位置,也就是说你选在哪里开挖。选窝子就是人生选择走什么路一样,这是方向和路线问题。来不得半点马虎。你如果没有选准地方就是白忙活一天。正如人生一样,如果没有选准方向,那就是白忙一世。你受的累和别人一样多,甚至还多些,但你挖的藕就少得多。甚至一支藕都挖不到,仅仅挖到一肚子气。
怎样选准藕窝子,那是要有挖藕的经验的。
老大听星保爹说过,成片的藕从来都不是在荷塘的中间,而是在荷塘边上或荷塘角上。特别是荷塘的峭壁处,那是因为藕根在夏天满塘跑时,跑到一个峭壁处,无路可走了。藕根在峭壁处停下来慢慢的寻找去路,于是便放慢了脚步的速度。这样,藕根便慢慢长成了莲藕。并不是每一个荷塘峭壁处都有成片的莲藕,你要看那里如果荷叶竿竿非常密集,那下面一定有成片的互相交织的藕群;如果,没有荷叶竿竿,那就证明夏天的藕根没有跑到这里来,这里肯定没有莲藕;如果这里有几根希希的粗壮的荷叶竿竿,那证明这里有几支大莲藕,但数量并不多。
老大穿了昨天摸鱼的那身服装,背起一把钯头,要老小拿着一个戽斗,要大妹拿着那把小藕锹,他们三人来到了藕塘边。老大说:
“你们把工具放在这里,回去吧。”
“我要在这里看看。”老小说。
“这一会没有什么好看的。等下打泥巴上来时,会溅坏你们一身。”老大说。
“我想吃藕。”大妹说。
“那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挖出藕来。
在这里等,很冷,回去吧,挖出藕来了,就喊你们。”老大说。
“好的。”他们回去了。
老大站在荷塘边,对整个荷塘进行了仔细地观察。选准了靠他们家的那个荷塘角。那里,不仅是个荷塘壁,而且荷杆杆又粗又密。他把冒屁股鞋子脱在岸上,把裤脚高高的卷起,开始向荷塘里走去。冰冷的泥水侵蚀着他的双腿,直钻到心。枯荷杆杆像锉刀一样一根根竖在荷塘的烂泥里,要是走得不正,被枯荷杆杆锉一下,小腿就会鲜血直流。他先用钯头做了一条泥干子,围了一块大概比一张乒乓球桌大一点的地方,以挡住外面残留的积水不让流进来。
藕窝子选好后,然后就是开窝子。就是用戽斗把淤泥往岸上戽。这就是整个挖藕程序中一个最艰巨的任务。湖区人都知道,莲藕下种、管护都比较容易,就是采挖难度大,因为淤泥十分沉重,越是藕多的地方,越是淤泥深,因而挖藕的难度就越大。老大开始用戽斗打淤泥,就是一戽斗一戽斗的把淤泥戽到岸上去。淤泥越抛得远,藕窝子就越牢固。如果只顾省力把淤泥就是抛在藕窝子旁边,等到你挖藕时,淤泥慢慢地就垮下来。把你辛辛苦苦挖出来的藕窝子又填满了,等于是白干一场。那时你干了大半天,就是一个“哦活!”——藕窝子倒了。
所以,老大每一戽斗子淤泥,都是使出最大的力气,力求把淤泥抛得远一点,使藕窝子牢固一点。几方淤泥,全凭这个小小的戽斗子打出去。打了一会藕窝子后,双腿在烂泥里冻麻木了,脸和手指冻僵了,嘴巴冻得说话都不自然,只有身上热,背上的汗水顺着脊沟一直往下流,又不能脱衣服。停下来,稍微休息一下,就全身发冷。如果耽误了时间,一窝子的藕就挖不完。第二天就是满满的一窝翡清的浸水。你如果要接着挖出剩下的藕,又要把那一窝满满的浸水戽干。挖过藕的人都知道,藕窝子里面的浸水是很难戽的,因为没有地方站脚,无法施工。等于浪费了功夫和力气。所以,开一个好大的窝子,有多少藕,从早上八点开始,到天黑前结束,还要把握好。既要挖到藕,又要不浪费时间和力气。这就是挖藕的高手。
淤泥去尽的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看见了藕尖。藕尖离藕大约就是那么一两寸的距离。看见藕尖了,就不能用戽斗打淤泥了,因为这样很容易损坏藕尖下面的藕。如果把藕挖烂了,淤泥就会进入藕孔里,那样就麻烦了。藕孔里的淤泥,很难洗干净。如果没有洗净,炖藕时,那会泥水翻涌。那就不好吃了,只能喂猪。等于又是白干。要不,为什么说,食物要到了口的才上算,在锅里炖着都算不得数。
老大打了半天的淤泥后,终于看见了第一个藕尖。那才叫高兴。挖藕看见了藕尖,正像罩鱼有鱼撞击蔑罩子边一样令人兴奋。因为劳动有收获了。而看到藕尖不仅意味着莲藕上面的淤泥已经基本去完,而且意味着这个窝子不是白开,因为这里有藕。
藕芽,外面有一层薄薄的紫色荷衣,里面才是嫩黄嫩黄的莲芽。藕芽到第二年春末夏初之际便长成了小荷。
就是古人说的: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荷长大就是大荷,就像一把绿色的小伞。如果两个藕芽长在一个节上,那另一个来年一定会开出一朵藕花。看见了藕芽,就好像看见了下面一根根睡着的白嫩白嫩的莲藕。
这时,正是饥肠辘辘,大妹在喊哥哥回去吃中饭。老大迅速洗了手,跑回去吃中饭。
“大哥,挖了藕吗?”大妹问。
“快了。看见藕尖了。”
“能挖到好多藕?”妈妈担心地问。
“淤泥已基本打尽,藕窝子基本上开好了。已经看见了藕尖。吃了饭就去取藕。应该能挖几十斤藕吧。”老大估计。
“我也要去挖藕。”老小说。
“你去挖藕啊,好是好,但,你没有挖过藕,我怕你把藕挖烂。再者,太冷了。还是算了吧。我一个人挖算了。”
“哦,那你要好些。”妈妈说。
“晓得。”
老大用最快的速度吃了中饭后,就带了一个脸盆来了,把一层浸水戽出去。这时沿着第一个藕尖,开始挖第一支藕。他探下身,佝偻着腰,脸几乎贴到藕窝的泥壁上。十指伸入较硬的淤泥,探明莲藕的走向后,便开始用藕锹把莲藕身上比较硬的泥巴挖走。能用双手挖走的淤泥就用手挖,手挖不动的泥巴,就用藕锹挖。下藕锹时,一定得小心,要搞准莲藕的方向,不要把藕锹插在藕身上。把莲藕身上的泥巴全部挖走后,藕才能顺利地取出来。如果发蛮,就会把藕掰断,莲藕折断了,淤泥就会进入藕孔。所以,取藕时,要特别小心,要轻手轻脚。要挖出一支完整的莲藕,就是要不畏劳苦,挖尽藕身上所有的淤泥,方能如愿。任何投机取巧,带来的后果都是对莲藕的伤害。
老大挖出第一支莲藕后,接着又发现了附近的藕芽。又是用挖第一支莲藕的方法,一支一支的挖取。太阳快要落水时,他已挖了箢箕一担藕,连泥巴可能有七八十斤。老大把藕挑到家门前的一个小塘里用草把它洗干净。
老大在暮色中,站在浅水里洗藕,像剃须刀一样的水面在割着他的小腿,他的双手冻得拿不稳莲藕,尽管非常的寒冷和疲倦,但是,也要抓紧把藕洗完。因为,如果把藕放在水里泡着,夜晚的低温会把莲藕冻坏;如果把藕放在家里,莲藕上的泥巴会硬化更加难洗。有些事情就是拖不得。所以,没有办法,只能一鼓作气把它洗完,反正是他的任务。有的事情,抓住了时机就迎刃而解,反之就事倍功半。
老小和大妹在塘边上看着哥哥洗藕。老大挑选了一支不大不小的白莲藕,洗干净后,把它掰断,给了他们每人一截。
“好吃吗?”老大问。
“好吃。”大妹说。
“甜。”老小说。
“把这一节送给纯妹去咯。”老大又选了一个藕头洗干净递给了大妹。
老大想:要是毛砣还没有回去,就可以送一点藕给她们吃。可是她们回去了,不知到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