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读读www.yydudu.net

字:
关灯 护眼
歪歪读读 > 大明:我爹乃是九千岁 > 第36章 慷慨陈词,字字如刀!

第36章 慷慨陈词,字字如刀!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大明:我爹乃是九千岁!

杨涟知道,这些年来,这个年轻的皇帝把大明的大多数政务都交给了自己和魏忠贤处理。

也许在世人眼里,魏忠贤才是那个把皇帝当做傀儡的窃国者。

可事实是,“九千岁”的阉党势力仅仅盘踞在京城和大明北方的几个困顿的省份。

而真正富庶的江南水乡,则是他们东林党的势力范围,或者说他们的老巢,大本营。

替他和东林党背负千古骂名的魏忠贤虽然以一个残缺之躯做到了人臣之极,可这些年他所得到的好处离自己还是差的远!

而作为大明实际掌权者之一,杨涟给天启帝的奏折中最多的用语,则是四海升平,国强民富……

他本以为这个被自己挤压的只能在黄工深圩里摆弄他木头玩具的大明天子,会成为自己弄权的一个工具,可从朱由校的眼睛里,杨涟仿佛看到了一种无奈,一种失望……

看样子,自己还是小看了这个小皇帝。

只是这样的对峙没有多久,朱由校又恢复到他平时的亲和。

“魏广,你说我大明现在存在的诸多问题,可否具体说明?”

想不到自己如此不留余地地指出问题,居然没有受到天启帝的不满,甚至从这个看样子比自己长不了多少大明天子眼中,看到了一丝求助……

不知怎的,看到天启帝这样的眼神,魏广的心弦仿佛被狠狠揪了一下。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大明的皇帝,还真没有几个真正的昏君。

有的,只是历代自掘坟墓之后积累起来的深深地无奈和绝望。

“回陛下,其实学生今天只想说说咱们大明的科举制度!只是在这之前,请陛下免学生死罪!”

“准!”

得到天启帝这个应允之后,魏广终于放开了。

“从制度来说,我大明的科举制度完备了三级考试制度,建立了完善的三级学校制,并根据地域的差异,实行了南北卷制度,平衡了地区差距。”

朱由校点了点头,“魏广,你说的这些,朕觉得应该不算是问题而应该是优点才对!”

“陛下说的是,可以说单论制度,我大明的科举制度比以前任何一个朝代都要完善,可是学生今天想说的,则是他的另一个方面,也是他的弊端!”

科举制度的弊端?

众人尤其是再一次被魏广不经意夺去了风头的杨光,也跟着魏广的思路也一直在同步思考。

可说到科举制度的弊端,整个文华殿的人即使想破了头,也没有任何的思绪。

科举制度,有弊端么?

可看着魏广笃定的神情,众人一下子好奇起来。

只有魏忠贤深深看了魏广一眼,内心不由升起一丝不好的感觉。

他知道,这个外在看起来温文如玉,可是内心却有着自己坚定立场的星辰少年,终究还是说出了彼时把酒话家国中的那个话题。

而这个问题一旦说出,肯定会开罪以杨涟为代表的东林党这帮从科举制度分到红利的迂腐文臣,甚至到时候连皇上能不能站在他那边,都是一个问题。

可是魏忠贤知道魏广的性情,他是一个真正敢作敢为的大丈夫。

如果他真的说出来的话,不论引发出什么样的变故,自己这个做父亲的定会为他摆平!

“弊端?”

随着这几年朱由检对于殿试的兴趣越来越淡,他有时候也在深思这个问题是出自他个人,还是这个制度本身出现了问题。

如果说是出自科举制度的问题,可这个从汉唐一直延续到大明的选拔人才的制度,为什么能被那么多王朝沿用?

可如果是他的问题,那为什么会出现大多数贡元打着谈论军事、农业的幌子,大赞特赞魏忠贤和杨涟两个权臣呢?

所以当魏广说科举制度有问题的时候,朱由校一下子来了兴致。

可以说魏广提出的这个疑点,是他想找人探讨却找不到一个谈话对象、一直深埋在心里的一个疑惑。

“魏广,你有什么想法,大胆的说出来,不论你说什么,朕都赦你无罪!”

当魏广听到这句话,看到天子坚定的眼神的时候,他心中升腾起一股无名的底气。

因为他从大明天子的眼中,看到了他振兴华夏的渴望。

“陛下,学生以为,科举制度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

说这句话的时候魏广心中补了一句,即使他来的那个新时代的高考,也是沿用了很多科举制度里面的优点。

如果这个制度本身有问题的话,他不会沿用至今。

“而问题出在八股文上面!”

“可以说八股文体发展到了现在,已经严重的束缚了我大明学子的思想,把他们的时间精力全部转移到如对仗工整的文体,死读书,读死书……”

“忘了文体本质上只是表达我们思想的工具,而不是最终的目的这个十分简单的道理。”

“其文略访宋经意,然代古人语气为,体用排偶,是为八股……被如此条条框框禁锢了的大明学子,就连最精锐的殿试贡元,也只是写出了让陛下不满的有肉无骨的文章来……”

“可是陛下,这并不是他们的过错,而是对于长期联系八股文的人来说,他们在会试殿试甚至入仕之前,就已经学会了逢迎揣摩上意,对自己安分守己,不乱发表不同见解……”

哗——

魏广这句话仿佛飓风惊涛一样将整个文华殿的人震惊的瞠目结舌,好像看疯子一样纷纷看向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仿佛半只脚已经踏进了棺材的少年。

杨涟嘴角颤抖了几下,最后嘴角上扬,露出一个诡异至极的冷笑。

要知道,在场的人除了少数,哪一个不是从科举考试上来的。

而且他魏广能站在这里,不也是得益于这样的制度吗?

而作为大明入仕唯一的入仕途径,如果科举制度都有问题,那么历届从科举制度出来的为官者,不都有问题?

可以说魏广的这句后无异动摇了整个大明的管理框架。

这次不用杨涟提醒,在场的每个人都已经想好了接下来如何弹劾驳斥魏广的台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