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朝廷封官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
此时郑毅正在南海城抱孩子呢,纪灵昀和康红姑都各自给他生了个闺女。
这俩人为不是儿子生了不少闷气,郑毅却丝毫不在乎。
对俩闺女那是宝贵的紧,他才不想要什么臭小子呢。
闺女多好啊,长大之后就是当爹的小棉袄。
儿子操心,从小到大都是捣蛋的不行。
至于明朝廷派人去探查他的底细。
郑毅老早之前就接收到消息了。
要是连有人进到他的地盘都不知道,那他这个大都督也就太失败了。
不过就算是明朝廷派人想调查他,那也得看他想让那些人知道什么。
不想让他们知道的,就不可能有人会知道他的底细。
要是没这能耐,那复兴号给他也算是白瞎了。
所以朝廷那些人,带走的都是不太重要的消息。
连他的底细都根本摸不清楚,很多隐藏的也不可能知道。
郑毅还特地让向南拓展停了下来,主要的精力放在了黑龙江以北地区。
沿着黑龙江的各条支流北上西进,他的势力已经扩展到脱木河流域了。
脱木河也就是满清时期的精奇里江,后世的结雅河流域,有一片广阔的沃土。
在脱木河流域生活的是索伦部为主的女贞部族,索伦部也是有很多不同的部族组成,其中有蒙古人、鄂温克人、达斡尔人,也有不少的汉人在这片平原地带生活,郑毅将他们统统纳入到自己的管理之中。
西周府已经设置不短的时间了,就是为了管理这片区域以及大江西岸的小兴安岭、嫩江一带。
由于明朝的调查,不方便大举进入西岸,也就在精奇里江口,也就是原本海兰泡的位置筑城长安。
作为这片区域的中心治所,郑毅还到长安城这边释放了两座基地,作为召集平民开发的依仗。
如今精奇里江一代,已经有汉人三十万,都在这片平原上开垦农田、建立牧场。
发展的也是如火如荼,只是因为封锁着大江,明朝肯定是不可能调查到的。
除了这边之外,郑毅的人马也早已越过外兴安岭,进入到更北部的地区。
那边就算是夏季也是很寒冷,只有少许的北山野人部落在那里生存。
但是郑毅知道,那里的资源有多么的丰富,以后矿产将是那边的主力资源。
开垦田地是没啥希望了,就算能够种上粮食,估计还没等成熟就被雪给埋了。
矿产资源、林业资源、自然动植物还是不少的,都可以逐步的开发出来。
他的队伍最远已经到了后世的鄂霍茨克海北部,那里的人很多都被迁到了这边来。
那边的人对于中原的认识不太多,口口相传中原有个强大的国家叫大唐。
郑毅听到之后也是禁不住有些自豪,当初的大唐还真是强盛无比啊。
已经将影响力发展到北极之地来了,他倒是对此有过一些了解。
如今北山的大部分地区,在唐朝时代都被称为驱度寐。
至于为啥叫这个名字他就不知道了。
只是史书记载,这个驱度寐去朝见过大唐李世民。
除了驱度寐还有流鬼国和夜叉国,流鬼国就是生活在勘察加半岛的原始民族,夜叉国更是生活在更北部的楚科奇地区。
不过郑毅还没有走到那么远,向北的路不是那么好走的,就连他现在已经小有规模也是一样。
主要是太远了,动不动就是几千里,从岸上走更是连路都找不到。
到如今他的人也就是探索清楚了额霍兹克海周边那一片地区。
迁到黑龙江下游一万多人口,几乎已经将沿海一网打尽了。
也发现了几个矿场,其中有金矿也有铁矿,郑毅安排了不少人去开采。
至于彻底在这片地区建立城市和永久居民点,郑毅暂时还没这个打算。
这年头可不是闹着玩的,小冰河时期啊,就算准备的在完善也不敢轻易折腾。
到时勘察加,也就是如今的北辽府倒是建了一些居民点,沿着海岸地区迁移过去七八万人。
捕鱼、打猎和开矿作为主要工作,逐步的沿着北辽半岛(勘察加半岛)向北进行探索。
不过这地方,一年也就只能干半年,剩下的半年大雪封山连门都出不去。
倒是温泉挺多的,郑毅回头打算好好开发一下,在这地方洗澡挺好玩。
话说回到圣旨,这东西两辈子郑毅都是头一次见到真玩意儿。
连纪灵昀和康红姑都忍不住凑过来想要看看稀罕物件。
郑毅将所谓的圣旨打开,上面是一片晦涩的文字还有一方大印。
能够确定这是明朝廷发出来的,应该也是备过案的圣旨。
内容嘛,没送过来之前郑毅就已经知道了。
是以朝廷的名义,称赞他为大明朝廷戍守边疆、劳苦功高。
还有一堆的类似于中原后裔、大明良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大明疆域完整而尽力。
最后为了褒奖郑毅对大明朝廷的功绩,特赐封他为关外伯、关外军民总制、关外诸卫大都督的职务。
还有就是希望他能够为大明戍守边境、讨伐不臣,管理关外的女贞诸部,并向西对蒙古人进行压制。
郑毅当然清楚这是什么意思,就是给他个不用发俸禄的官,赐封他一个根本就没有意义的伯爵,让他压制住关外的诸多女贞部落,尤其是建州女贞和蒙古各部,为朝廷减轻压力。
果真是惠而不费啊,郑毅拿着圣旨也只能称赞一句。
叶向高这老头儿看似在执政期间没什么耀眼的政绩。
别说跟张居正这样的比,就算比之高拱等也有所不如。
但是谁要是小看老爷子,那才是真正的不知道天高地厚。
能够独担内阁七年,一个人将朝堂上下处理的清清楚楚,这一点就连张居正都没法跟他比。
而且还能在天启年间重回内阁担任首辅,还作出了很多有益于大明的事情。
从这一点看叶向高足以称为一代名相,而且还是非常厉害的那种明相。
万历是个死宅男,政治智慧毋庸置疑,但这个给他赐封的提议肯定是叶向高出的。
目的很简单,就是给自己封个官,让自己为朝廷牵制住关外那些民族和势力。
至于会不会因此而做大,叶向高也不太担心,在那地方能成什么事情?
这也是他的短视之处,从古到今,哪个北方民族不是崛起于此?
近的说建州女贞,崛起于关外,短短二三十年打的朝廷哇哇叫。
再稍微远一点说蒙古,崛起于黑龙江的支流斡难河,跟这边也没多大区别。
如果硬要说区别的话,那就是斡难河附近不太适合种地,只能放牧牛马羊。
再远一点比如金国,同样是崛起于白山黑水之地,灭掉了不可一世的辽国和北宋。
为什么会都从这片地区崛起,而且还是前赴后继的崛起,每个都能成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原因只有一个,这里能养活人,无论是草原还是平原,亦或是山林之中,都能将人养活了。
养得活人自然就会向此处聚集,慢慢的形成一股势力,等到势力大了自然开始逐鹿中原。
几千年来莫不如是,直到满清时期,那些西方国家才从海上过来,彻底的打破了这种格局。
叶向高的意思就是想要利用他,来达到稳定大明边疆的目的。
对于郑毅来说,这倒也符合他的利益。
因为他没想怎么着大明。
从头到尾,他都是想要重新打造一个华夏。
而不是在明朝的基础上建立个新的国家。
自己新建多省事儿?何必非要跟明朝较劲。
到时候也耽误了大航海的红利,还得处理各种乱七八糟的问题。
不过有了这份圣旨,他也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与中原的贸易。
既然大明朝廷认可咱了,那去中原做贸易就名正言顺了。
想到这里,郑毅当即忍不住大笑起来。
好日子终于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