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读读www.yydudu.net

字:
关灯 护眼
歪歪读读 > 穿越明朝成天启 > 第141章 请帖风波

第141章 请帖风波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穿越明朝成天启!

用了一个时辰,朱由校便回到了乾清宫中。

事实上,天寿山帝陵所在地距离京城并不远,只有五十里地而已。

这一次出京和回京朱由校都异常低调,也没有之前那般百官相送和迎接的场面出现,所以,并没有对京城里的交通状况造成什么影响。

朱由校虽然已经刻意低调了,但是天子出京毕竟是一件大事,还是成了民间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趣事,所造成的影响依旧不低。

圣上这一次是去干什么了,那是去视察英烈阁的奠基仪式去的。

英烈阁是什么,经过这一段时间锦衣卫和东厂的刻意宣传,已经搞得人尽皆知,这是专门为那些在战场上战死的明军士兵所修建的。

只要入了英烈阁的将士们,不仅会名留青史,死后也会世代受人供奉,而且据说陛下还会亲自带领百官去祭祀。

与国同在,只要大明不灭,英烈阁便永世长存。

之前人们还怀疑这样的事情的真伪,圣上真的这么重视那群泥腿子?还会亲自去祭祀?

可是当朱由校亲自视察了英烈阁之后,这样的行动让所有人都看到了陛下的诚心,顿时,质疑的声音为之一空。

紧接着便是狂喜,民间之前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好男儿不当兵。可是自从当今圣上登基以来,重视兵事,新编练的勇卫营每日所吃的饭菜,每月所发的银饷,都是之前不曾有过的丰厚。

关于勇卫营的事情早已在京城中的大街小巷间流传开来。

不仅如此,在不久前,圣上在京营中实行了一次大清扫,老弱病残尽皆被逐出,吃空饷之事也为之一清。

现如今,圣上不仅给这些将士们吃住待遇都尤其丰厚,就连身后之事都给安排好了。

这无疑使得刚刚经历了一次清扫的京营迅速安稳下来,而且对于朱由校更加地感激涕零。

所以,朱由校此次建设英烈阁,还亲自去视察,看似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在民间和官场上所代表的意义却是深远的。

其中尤其以普通士兵们最为振奋,其次便是民间百姓,百姓之中很多老人的儿子,妇女的丈夫,孩子的父亲都去当了兵。以前的时候,兵饷没有得到多少,因为蒙古鞑子时常南侵,辽东建奴又兴起,所以这些士兵们还时常有丧命的危险。

而现在好了,随着这些士兵们的银饷待遇等等变好,他们家里人水平也跟着得到提升,哪怕是战死后,也可以入驻英烈阁,世受香火供奉,这如何不令那些民间百姓高兴。

但是,有人为此受益,则必然有人为此而遭受损失。

比如勋贵们,比如被逐出京营里的老弱病残,当然,还有对此感到不满的文官集团。

乾清宫中。

朱由校摘下披在身上的貂皮大袄,问魏忠贤。

“参见盐场拍卖的请帖都送出去了吧,各方都有什么反应?”

魏忠贤一边殷勤的将貂皮大袄整理好,一边说道。

“皇爷您就放心吧,京中一切动向奴婢都让人盯着呢。从古至今,谁不知道盐是暴利啊,如今听说陛下要用拍卖的方式租聘出去,京里京外,所有人都恨不得能分一杯羹呢。”

“您是不知道,为了一张小小的请帖,那些平时斯文的文臣啊,此时都恨不得打起来。”

“哦?呵呵。”朱由校只是略微迟疑了一下,便没有多关注。

毕竟很多文臣们的家族里可都是在经商的,以前没有机会,现在朝廷放开了政策,他们不来争上一争怎么也说不过去。

要知道,有可能就是因为这样一个抉择,直接可以使家族短短时间内迅速壮大起来。

而这些出身士绅商人家的文臣们,平时为了朝廷办事他们还会敷衍了事,但是现在要为他们背后的家族争利益了,哪还会有半点敷衍。

家国,家国,先家后国,不仅仅是如今的大明,哪怕是他前世里的二十一世纪时期,这样的观念也并没有改变多少。

所以,对此朱由校也没有任何好的办法。

不过,这次所采取的方式是不同的,他采取的方式是直接去送请帖,根本用不着他们去争。

要知道,送的话,那是圣上赏赐的,人家还会感念恩情,而他们自己争到的话,则完全没有感恩的心态,他们只会感谢自己的努力。

当然,朱由校送也不是全送,而是只送给那些朱由校看中的文臣,而剩下的一些没有得到请帖的文臣们则只能去争了,有的靠着银子直接从其他已经得到请帖官员们手里买,有的则靠着官大一级威逼。

在现如今的大明官场上,那一张小小的请帖早已不是其表面所代表的意义了,而是一种是否受宠的表现,更官方一点的说法则是,是一种是否得到陛下赏识的表现。

所以,这段时间以来,官员们相互遇到的时候,第一件事便是相互试探,对方是否拿到了请帖,若都拿到请帖的话,则比较是以何种方式拿到的。

一种奇怪的现象开始产生,拿到请帖的官员开始轻视那些没有拿到请帖的官员,而双方都有请帖的情况下,被亲自送来请帖的官员,又有些看不起那些用钱买来请帖的官员。

一条完整的关系链就这么产生,在这之前朱由校是没有想到的。

朱由校又问魏忠贤。

“那些勋贵们呢?”

听到陛下这样问,魏忠贤知道,这是在关心英国公那边的情况,要不然也不会专门派汪文言这个人去亲自送请帖外加试探。

于是,直奔主题,说道。

“其他勋贵都异常欢喜,只是英国公那边好像有些推辞的意思。”

勋贵们异常欢喜?朱由校心中冷笑,他们当然高兴了,谁都能看出来,盐业是暴利,这将是一个发财的机会。

但是估计心中对自己怨恨还是有的,并不会因为自己的这些拉拢而改变多少,毕竟自己整顿京营断了他们一条财路。

人都是这样,贪是本性。

朱由校并没有多少意外,而是转问道。

“英国公怎么了?”

魏忠贤左右看了一眼,压低声音说道。

“老奴查到,不仅是英国公,包括定国公等很多勋贵都和南边有书信往来。”

朱由校点点头,明白了他的意思,脸上却波澜不惊,仿佛早有预料一般。

“知道了,此事不可声张出去。”

对于这个结果朱由校并没有意外,在前世的时候,只知道那些沿海的商人在不断地买通文官,蚕食着朝廷,来到明朝之后,他渐渐发现,他们不仅在买通文臣,培养文臣,还在不断地接触着这些勋贵们,而这些勋贵们早就眼红这些海商们的利益,有了这个橄榄枝,自然顺杆便爬。

本来也是,这些在京城发展了二百年的勋贵们,其底蕴怎么可能只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想到这里朱由校暗叹口气。

得发展水师啊,发展属于朝廷自己的水师。不仅仅是为了从根本上击垮那些沿海的走私海商们,更重要的是大航海时代马上来临,大明这个东方的老大帝国这一次无论如何都不能再错失机会。

有了这个决定,朱由校对于盐场拍卖租聘所得来的银子已经有了安排。

“传朕旨意,明日召开廷议,选举出财课局局长之人选,尽快将盐业新政实施下去。”朱由校吩咐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