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讨教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抗日教导队!
为保护自己土地所有权,五百多名万宝山的农民,于七月一日自动集填沟平堰。
该地日本警察竟然开枪射击,当场打死九人,打伤数十人,同时逮捕十几人严刑吊打。
接着,在日本军警保护下,朝鲜人的工程于七月五日全部完成。
不仅如此,日本人还嫁祸于人,反咬一口,通过《朝鲜日报》捏造新闻,声称两百多名朝鲜人在万宝山被杀。
后又说被杀的朝鲜人数增加到八百多人,从而掀起朝鲜半岛大规模的排华活动。
一些不明真相的朝鲜人,受到日方控制的日、朝报纸欺骗,聚众向住在朝鲜境内的中国侨民猛烈袭击。
日本浪人和军警也穿上朝鲜人的衣服,混入朝鲜人的队伍中,暗中推波助澜。
因为事突然,朝鲜境内的大多数华侨均毫无防备,受害极惨。
平壤的华侨有四五千人,从七月四日晚间开始,受到日、朝暴徒有组织的袭击。
至五日晚,如疯似狂的日、朝暴徒手持凶器,抢劫烧杀平壤所有的华侨、店铺共四五百户,全部被洗劫捣毁,无一幸免。
事后统计,被赶投大同江的就有一百余人,被惨杀的二百六十余人,重轻伤者三百余人。
此外,还有金川、汉川、镇南浦、新义州、安东、开城、金山、定川、清州、群山、光州、海州各地,均在同一时间生惨杀华侨事件。
毫无疑问,这些全是日本人一手策划的阴谋。
……
刘之旗说完,学员们义愤填膺。
楚鸣长叹一声,默然无语,他想到了祖父说的那番话。
教室内一片乱哄哄的,刘之旗不知在想什么,既不说话,也不制止。
下课后,楚鸣悄悄跟在刘之旗身后。
“刘教官!”
“这位同学,你有事吗?”刘之旗转过身来,瞅着楚鸣。
很显然,刘之旗对楚鸣没有什么印象,当然叫不出他的名字。
楚鸣直截了当的问:“刘教官,我说中日迟早必有一点,您信吗?”
刘之旗有些愕然,他对楚鸣的这句话似乎很感兴趣:“哦?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我不知道!只是有这种预感!”楚鸣多了个心眼,没有把祖父的事情告诉他。
“我信!”刘之旗毫不犹豫的点点头。
这次,轮到楚鸣愕然了。
中日必有一战,这话楚鸣不止给一个人说过,但从没有人当回事,刘之旗是第一个相信他的人。
见楚鸣如此模样,刘之旗又补充了一句:“我敢保证,整个讲武堂除了我,绝不会有第二个人会相信你的预感!”
楚鸣不由苦笑。
刘之旗说的是事实,国人当前的心态,与中日甲午战争之前朝野上下的心态,何其相似。
都说前车之辙,后车之鉴,甲午战争距现在还不到四十年,可很多人都已经忘却了。
“刘教官,我想在讲武堂成立一个组织,你觉得可行?”楚鸣突然又问。
“成立一个组织?”刘之旗有些警惕,“什么组织?”
“我还没想好!”楚鸣斟酌着说,“暂且先叫同学互助会吧,我想通过这个组织,让同学们警惕日本人侵略中国的野心,随时做好准备,将来真有一战,也不至于措手不及!”
刘之旗盯着楚鸣,半晌没有说话。
“刘教官,到底行还是不行?”楚鸣追问。
“你的想法不错,可这么做有很大风险,我建议你还是慎重一些!”刘之旗提醒楚鸣。
“风险?有什么风险?”楚鸣颇为不解。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楚鸣!”
刘之旗语重心长的说:“楚鸣同学,你还年轻,有些事情你不懂。无论是在政府还是在军队,私自建立组织,都是很让上层忌讳的事情,轻者受到斥责,重者甚至可能有牢狱之灾。你的初衷是好的,但我担心别人不这么想!”
刘之旗说的是心里话,楚鸣听的出来,他是为了自己好。
楚鸣感激的点点头:“谢谢刘教官的提醒,我会小心的!”
刘之旗上完课的第二天,楚鸣向周廉请了假,匆匆赶回奉天城。
他急着回去,是想要向父亲讨教。
父亲在东北官场混了这么多年,有些事情看的比自己明白,楚鸣很想听听父亲的意见。
……
当楚鸣走进客厅的时候,楚烈正与黄显声和熊再道说着什么。
看到楚鸣,三人停止了谈话,齐齐将目光投向了他。
“黄叔叔好,熊叔叔好!”楚鸣向二人打招呼。
熊再道奇怪的瞅着楚鸣:“小楚,你怎么回来了,熊辉那小子呢?”
“哦!我请假了,回来是有事问我爸!熊辉还在讲武堂呢!”
说完,楚鸣直视着父亲:“爸,您听说‘万宝山事件’了吧?”
楚烈皱了皱眉头:“你问这个做什么?”
黄显声和熊再道也好奇的打量着楚鸣。
“爸,您忘了爷爷告诫我们的话了?”楚鸣又问。
“你到底要做什么,直说吧,别和我绕弯子!”楚烈了解儿子,知道他这么问必有原因。
楚鸣也不隐瞒,将自己想成立一个组织的想法告诉了父亲。
楚烈还没来得及说话,黄显声抢先问楚鸣:“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楚鸣看了一眼黄显声,又瞅向父亲,不知该不该回答。
楚烈对楚鸣说:“黄叔叔是自己人,我们也正在商量‘万宝山事件’呢,你有什么就说什么吧!”
楚鸣点点头,对黄显声说:“黄叔叔,据我的判断,日本人要不了多久,就会对东北动战争。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想在讲武堂成立同学互助会,提醒大家注意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以免事到临头措手不及!”
黄显声声音有些奇怪:“你凭什么判断日本人要不了多久就会进攻东北!”
“第一,日本人对东北早就觊觎已久了,不然当初也不会生日俄战争。他们出兵东北是迟早的事情,只不过以前时机没有成熟。第二,‘万宝山事件’日本人出动警察,使用武力在中国的土地上执法,试探当局的反应,最终的结果让他们有了底气。第三,他们在朝鲜制造排华情绪,毫无疑问是为动战争而制造舆论。第四,中东路事件与苏联武装冲突,东北军的表现日本人全部看在眼里,所以并不把东北军放在眼里。第五,如今东北军主力进关,张总司令也不在东北,群龙无,当然是他们最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