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晚膳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清穿:胤礽也能当皇帝!
胤礽任性了一把。
有点像是孙猴子去地府,涂抹生死簿一样,他把忌讳的,有漏洞的地方都涂掉,再让詹事府的录事重新抄录。
也不怕录事们不听,因为胤礽这个“现管”比徐乾学那个“县官”,可是大多了。
如果这次跟他对着来,那基本就没下次了。得罪太子就是得罪皇上,他们得掂量掂量。
胤礽又去书房,在屏风上写了“祛痘霜”三个字。
心中盘算着如何去御前汇报此事。
“太子爷,乾清宫梁九功梁公公来了,在门房候着。”
德柱进来禀报。
“叫进。”
“嗻。”
片刻,小太监梁九功进来,跪下给胤礽行礼:
“启禀太子爷,皇上说今儿御膳房做了挂炉鸭子,请您过去一块儿用。晚膳摆在昭仁殿,未初一刻。”
挂炉鸭子就是后世的北京烤鸭,最早是从南京传过来的。
在这个农耕时代,还没有后世健康饮食的理念——肉食为上,肥肉最好,顶饱还上劲。
从民间到宫里,都喜欢吃鸭子,因为鸭子肥,有油水。
宫里用膳还讲究“食不二味”。
不是只吃一个菜,而是主菜只用一种肉食。也会搭配其他肉食,但不占主位。
就像今日,康熙的晚膳肯定是“鸭子宴”,主菜都是用鸭子做的。
吃鸭子是个由头,康熙就是想知道傅为格来见太子,是为了什么事。
应该没有探询的意味,就是纯粹好奇的紧。
“知道了,本宫准时过去。”
梁九功就要行礼回乾清宫。
“梁公公稍待片刻,帮本宫送样东西去乾清宫,等晚膳后要给阿玛看的。”
之所以叫梁九功为“公公”,不叫“谙达”,是因为“谙达”在满语里有“受尊敬的长者”或者“师傅”的意思。
梁九功是康熙身边的哈哈珠子太监,九岁入宫,十岁当值,现在才十三岁。
管比自己大两岁的人,叫“尊敬的长者”,就有点谄媚。如果这样称呼御前的人,那在有心人眼里,就会有些别的意味了。
“奴婢不敢,奴婢等着。”
胤礽让德柱把盒子传给梁九功,德柱捧着盒子,到梁九功面前,当着他的面合上盒盖。
又让梁九功捎了一句逗闷子的话。
“里面是一盒药膏,一份配方。回去告诉皇上,这里面是宝贝,不能随便看。”
梁九功带着盒子回去了,一会儿御膳房又来送“余膳”。
平日里,胤礽的晚膳都是在早膳时就点好的,点几个主菜就可以。
康熙点菜后,御膳房会按照主菜,搭配其他菜品,主食及酱菜调料,凑齐二十四品。
胤礽这里,是凑齐十二品到十八品。只有过节时,才会点齐二十四品。
因为胤礽要去乾清宫用晚膳,两下要“拼桌”。所以,御膳房把重复的菜品,撤下来,全部送到毓庆宫。
把“余膳”分赏给奶嬷嬷和德柱等人,胤礽看看自鸣钟,马上就到未时,快下午一点了。
他起身换了衣服,直接去了乾清宫昭仁殿。
昭仁殿就在乾清宫东侧,紧挨着,里间是个大号的藏书室。
是康熙登基后,日常读书之所,平日里也在这里接见大臣,或者与南书房大臣谈论诗词歌赋。
try{ggauto();} catch(ex){}
晚膳也经常摆在这里。
胤礽到昭仁殿时,御膳房的传膳太监们已经抬着食盒,在殿门口侯着皇帝传膳。
于是,他就在昭仁殿旁边的御茶膳房喝杯奶茶。
一会儿司膳太监去乾清宫,请了康熙过来用膳。
康熙从乾清宫月台下来,就看到胤礽远远的过来给他行礼请安。
叫起后,康熙就乐了——爷俩撞衫了。
康熙和胤礽穿的都是石青色常服,连头上的便帽都是一个色儿。
“小一号的朕。”
康熙乐呵呵的与胤礽一起进了昭仁殿。
分别落座,康熙吩咐摆膳。
几十名太监流水般,把三十多道菜品小心翼翼的摆在膳桌上。
摆好后,司膳太监一个一个的把盘盖拿走。
每拿走一个盘盖,就把一只纯银的试毒牌子插到菜里,几息后,拿出来给康熙看。
然后再夹一筷子,给旁边的尝膳太监。
三十多道菜,重复了三十多遍,用了三十多个牌子,换了好几个尝膳太监。
快一刻钟,才算摆膳完成。
康熙和胤礽都耐心等着,这个程序,在紫禁城里,就他俩用膳的时候有。
一天两次,躲不掉。
胤礽有时候就想,要不要点一个家常鸡蛋羹,让用试毒牌子去试试。
或许,御膳房的人都知道,纯银在热鸡蛋里面会变黑,却又不知道道理为何。
所以在宫里,纯用鸡蛋做的菜品极少,都是作为配菜出现。
等康熙点了几个菜,赏给后宫,再下了第一筷子,胤礽就开动了。
不光自己吃,还给康熙夹菜。
什么“皇帝用膳只夹三筷子”“第三筷子太监就撤盘,三天不让再吃”……之类的,在他这里从来没有的事。
爱吃的就吃个光盘,还用象眼馒头擦盘子底。
“食不语”,是康熙一个人用膳时的规矩,但是胤礽在就不一样了。
“今儿的挂炉鸭子入味,阿玛多吃点……”
“……八宝鸭子也软烂,儿子给阿玛端过来……”
“……这是肥鸭炖肉?儿子有日子没用了,阿玛要用么……”
“……那儿子自己用了……”
“……”
每次都是看到康熙举着筷子不再夹菜了,胤礽才开始打扫面前的膳食。
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吃下去的膳食里,一定要有肉,有菜,有粥,有饭。
在胤礽眼里,只有营养均衡,没有爱吃不爱吃。
也不需要挑剔,御膳房做的菜,味道已经是绝佳,尽善尽美了。
虽然五六年里,大多数菜品就没换过。
大概也是因为几年来一直坚持,他的身高体重指数,才能达到后世的平均水平。
菜碟吃完,饭碗见底,米粥喝光。
胤礽拍拍肚皮,对康熙说:
“阿玛,儿子用顶了,一会儿得去射殿多跑几圈马。”
康熙见胤礽用好了,就放下筷子,心说:
朕早顶了,光用你给夹的菜了。看来,一会儿朕也得出去溜达溜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