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2章 北伐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冉魏霸业!
赵国邺城,漳河大营。
石闵召集部将董匡、王平和卫峥议事。
石闵忧心忡忡地道:“三位叔叔,我刚刚下朝。现在大王的圣旨已经颁发下来了,大王任命夔安为中坚将军大都督,节制诸军,率同我、石鉴、李农、张貉、李菟五位将军,兵众共五万人侵犯晋国的荆州和扬州的北部边境,另派二万骑兵进攻邾城!”
“大王为什么想要南征?”董匡疑惑地道。
“据说晋国的征西将军庾亮庾元规有北伐而克复中原故土的想法。在年前,庾亮将豫州刺史之职授予辅国将军毛宝,让他与西阳太守樊峻领一万精兵,共守邾城。又任命陶称为南中郎将、江夏相,率部曲五千人进入沔中。庾亮之弟庾翼任南蛮校尉、南郡太守,镇守江陵。任命武昌太守陈嚣为辅国将军、梁州刺史,进入子午道。”
“庾亮又派偏师伐蜀,进入江阳,擒获成汉的荆州刺史李闳、巴郡太守黄植,将他们押送京师。庾亮则率十万大军,据石城,为诸路大军的后援!对于庾亮的所作所为,大王深恶之,故而想要先发制人,派大军南征。”
王平闻言,不由得兴致勃勃地道:“闵儿,晋国真的是要北伐吗?”
石闵摇摇头道:“应该不会。现如今我大赵国的国势正如日中天,天下列国莫不望风披靡!而晋国偏安一隅,王业难兴,他们刚刚平定了叛乱不久,此时如何腾出手来北伐?”
“可是我听闻南晋多精兵强将啊!”
石闵苦笑着道:“三叔,打仗可不仅仅是依靠精兵强将而已的。兵戈坚利,拥有精兵强将的军队固然能打一场乃至于几场的胜仗,但是不可能一直不败的!这是国战,非一两场战役所能扭转的。”
董匡闻言,不由得微微颔首道:“不错。当年的祖逖北伐,声势浩大,中原的汉人莫不附从,几乎逼得石勒要逃出中原了!当时的晋军可是一度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城池土地,可惜功败垂成,晋室无心亦无力于北伐,最后祖逖是忧愤而死,让世人哀叹良多。”
“祖逖之死的确可惜。”石闵点了点头道,“不过他的失败还是有道理的。一则晋室无力北伐,二则祖逖是孤军深入,过于急功近利了,这底子都没扎实,便试图挑战强大的敌人,如何使得?”
董匡随即起身道:“闵儿,既然大王已经下旨让我们汉军南征,我这便去召集兵马。”
“嗯。”
等到王平、卫峥三人都相继离去,石闵便一个人待在主帐之中,沉默不语。良久,他幽幽地叹了口气。
南方的晋室屡屡北伐,却都功败垂成,是有着最根本的原因的。
历史上一共有三次声势浩大,而最具影响力的北伐。
一个是祖逖慷慨激昂的北伐大业,一个是桓温收复中原的多次努力,一个是刘裕无可匹敌的虎狼之师!
先说祖逖。
祖逖能够取得一定成果的北伐,同当时北方分裂的国际关系有关。
两个赵国的对峙态势,为祖逖创造了有利条件,甚至在祖逖进取中原之后,一度同赵王石勒缓和双边关系。
对比后来南朝刘宋的元嘉北伐,面对北方统一的中原大国北魏,则是南北大国对峙的态势,至少从对手实力层面,难度要比祖逖大很多。
除此之外,祖逖能取得这么大的成果,还有祖逖出色的军事能力和有效的怀柔策略的缘故。
祖逖为了能够在刚刚收服的中原失地站稳脚跟,先后拉拢中原各地的小股武装力量,这些势力大约类似于当地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拥有一定的财力和兵力。
祖逖出色的个人能力在“八王之乱”期间就有所体现。
祖逖为人好学坚忍,他与刘琨是挚友,在青年时期,二人结下了刘关张的情意。那时节晋武帝尚在世,不过他们已经看出了天下即将大乱!
史载:逖、琨并有英气,每语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这就是“闻基起舞”的由来。
北伐之所以失败,在朝廷的不支持,事实上也无力支持。
说到祖逖北伐的失败原因,不得不提及一下晋元帝司马睿这个人的性格,
在祖逖接连取得北伐胜利过程中,祖逖被司马睿猜忌会坐大,加上忧心“王与马,共天下”的王敦会逐渐威胁朝廷,最终郁郁而终。
王敦和朝廷的爱恨纠葛,不必赘言。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正是此类世家大族和朝廷的内耗,也正是东晋难以求得更大发展,只能选择折中和妥协,偏安江东的重要原因。
接着是桓温。
成功铲除成汉政权的桓温政治势力空前高涨,这也是东晋桓氏家族崛起的开始。
永和十年(354年),已经积聚了足够多的政治势力、军事势力的桓温开始了首次北伐,从襄阳进抵关中,眼见收复故都长安在即,关中的年长者都激动到痛哭不已!
史载:持牛酒迎温于路者十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
可见,身处异族统治的关中百姓对王师北定中原也是顾念宿遇,瞻望悢悢。但是事有不协,因为粮草短缺,桓温不得不退出关中。
此时有个小插曲,桓温和当时尚在隐居的名士王猛一见如故。不幸的是,王猛不愿随军到南方,桓温并没有意识到:
自己失去的是张良、诸葛亮一样的天下奇才!
第三次北伐,桓温面对的是后燕慕容垂。慕容垂是桓温的劲敌,也是魏国拓跋珪、秦国苻坚的劲敌。
慕容垂本人,极善用兵,甚至在七十多岁还能击败魏国拓跋珪。
在小说《天龙八部》中他是慕容复的先人,慕容复矢志不渝“光复大燕”的愿望就是指的这一时期慕容氏所建立的多个燕国。
最后是刘裕。
刘裕所率领的军队是魏晋时代当之无愧的虎狼之师,他对内先后平定了孙恩、桓玄、卢循和刘毅的扰乱,稳定国家内部,自王敦之乱开始,这类割据势力同朝廷的对抗也是东晋王朝最为苦恼的问题之一。
每当皇帝自以为可以有所作为的时候,立即被大佬打回原形。
而刘裕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对外,他先后铲除了,燕国慕容超、秦国姚泓、蜀国谯纵,降服汉中仇池国。
这是前无古人的北伐成就,只有后来的皇觉寺重八小和尚可出其右。
刘裕是一个能够在命运的颠沛流离中不屈不挠的小强,名副其实的古今第三战神!
“气吞万里如虎”,这是北宋词人辛弃疾对刘裕北伐的评价。
从这个层面来看,南方的经济实力如果能够集中在一起,足够有收复中原的实力。
此时的洛阳,已经沦陷一百多年,不知道晋军开进城中的那一刻是怎样的心情。
不过刘裕仍然没能够完成彻底的北伐,中途回师的原因又是和朝廷的政治斗争有关,当时他的属臣刘穆之病故,刘裕担心朝廷内自己的势力遭受动摇,因此仓促班师。
归根结底,东晋多次北伐都功败垂成的缘故还是在于内乱!
在东晋统治的江南地区,北方士族随琅琊王司马睿“衣冠南渡”之后,对于南方本地士族来说,有点“鸠占鹊巢”的意味。
由于西晋的统治或许短暂,对江南地区缺乏有力的思想统治建设。
而刚刚远离故土的的北方大族要想恢复元气必然要占领江南经济,一块饼,巴掌大,你切一块,我少一块。
其实石闵一直觉得财富的争夺战和土地的争夺战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前者的残酷性并不亚于后者。
除了经济纠纷,南方士族对北方人的抵触还来自于,在东吴被晋王朝并吞后,南方大族被朝廷压制的时代背景。
当时在朝廷为官尤其是高官的,几乎没有南方的士族成员!
南方几个大姓士族:周、沈、和吴郡四姓朱、张、顾、陆。在三国时期吴国之中,几大姓氏已经多有位居高位者。
比如,东吴名将后兼任丞相的陆逊、丞相顾雍、以及朱桓、张温等。
由于皇权的衰落,内乱造成内耗,北伐更加艰难。
祖约之乱、王敦之乱、苏峻之乱、桓玄之乱甚至称帝桓楚,这些都是东晋割据势力造成的战乱。
不过东晋王朝的军事实力还是很强的。
后期的晋王朝的确具备对抗中原大国的实力,拥有收服中原的底气!
淝水之战前的秦国苻坚,刚刚降服前凉,这位雄才大略的君王,坚持不杀害几位亡国之君,并努力为己所用,比如后来威震天下的魏国拓跋珪、燕国慕容垂都是苻坚大帝的手下败将。
这一点颇有大汉民族的气度!
譬如曹丕代汉、司马昭降服刘禅、司马炎收服孙皓以及司马炎代魏都不加害亡国之君。
晋国面对近百万的秦军,依然有足够力量抵挡,甚至彻底击败秦军。
可见南方士族和北方朝廷团结在一起,是有足够击败北方外族的实力的。
之所以历次北伐不被南方士族支持,是因为他们对所谓的收复故土并没有任何兴趣,更不想因此承受兵马粮草等负担。
总而言之,现如今的晋室还没有足够的把握,还没有足够的实力支持大军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