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2章 卸甲店的轰动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人河!
时间就像飞一样,转眼就到了卸甲店的演出时间。
为了兴办本次集会,重振乡村经济,公社也大力支持卸甲店村干部的大胆设想,恢复卸甲店的古老村镇的繁华,公社专门腾出一辆农用车,按上一个大喇叭,挨村选出本次演出的规模,鼓励各村的小商小贩早日前往占领摊位,拉动农产品市场的流通,催生农村经济的繁荣。
而且那宣传车上,还张挂了一张金英大大的演出剧照,这一切前期的宣传都得益于张广福的前后张罗,毕竟那是见过世面的文化人,演出前的预热大力推动了本次演出的巨大成功。
演出那天,古老的戏楼上张灯结彩,大红灯笼和崭新的幕布都是由公社供销社赞助的。舞台两边还张挂着金英两幅彩色剧照和今天首演的海报:《白莲花临凡》
还没开场,西楼前已经被各种大小板凳和马扎摆满了,甚至还有人在地上小心地画出边线,以示此处已经有人,别人不得占领。
各种小商小贩,顺着戏楼大街一字摆开几里地,重现了古老集镇的繁华,蓝砖铺就的街道上,已经被摊贩占领,村里还专门派出十几个年轻人臂戴红袖章,维持着集镇人流的秩序。
据讲故事的人说:那天真的是人挨人,人挤人,拥挤不动,整个集市洋溢着欢乐和改革开放以来首次的热闹和繁华。
戏台上,一通闹台开始,锣鼓师傅两柄鼓槌轻轻地在两面边鼓上“咚——咚咚——咚”,铜锣师傅轻敲铜锣“呛——呛”,铜器师傅接着摇动带着红丝绸的铙钹“咣——嚓”,三位联合,一通闹台敲响,鼓锣铙钹发出激动人心的合奏,敲得人心热血沸腾。
随着一通闹台响起,观众赶紧呼朋引伴,喊爹叫娘地涌向台前,瞬间,舞台前已经人头攒动。
人们还在源源不断地挤进来。
二通闹台,在锣鼓师傅“咚——咚咚——咚”敲响后,一曲唢呐《百鸟朝圣》响起,人们又是一拨一拨地挤进来,连买花生软糖的小商贩都被挤了出去,害得想吃软糖的小孩子们只能在大人“忍着”的呵斥声中,安静了下来,还有抱着小娃娃的憋不住尿,像小喷泉一样尿到紧挨在身边的观众身上,专注舞台动静的观众由于挤得太严实也根本感觉不到。
台下的观众不停地挤进来,还大声吆喝着“让一让,让一让”,可哪里让得动啊,嚷嚷了半天,还在原地没动。
鼓搭三通,锣鼓铜器唢呐全上,等热闹的锣鼓一落声,全场雅雀无声,人群好像冻结在一起了。
笛子声声,飘若仙境。
幕布缓缓拉开。
八位上衣大红,粉红舞裙的仙子,摆成一朵莲花的形状,定型在舞台中央,她们不断地摇摆着手臂,如风扶荷花,当她们散开在舞台上台步飘飞的时候,身着一袭白色服装,高高的云鬓上简单地几个银质饰品,云鬓后面插着一朵大大的白色莲花,手中两把白色细绒扇子挡在脸前的莲花仙子飘飘来到舞台中央。当两把扇子拿开的时候,观众惊呆了,这是白天的演出,演员的装扮容不得半点瑕疵,不过金英的装扮观众也半点挑不出毛病,身上的白色底边淡蓝的披风在随着台步,在身后飘飞,那真是和观众心目中的白莲花不差分毫。
据讲故事的人说:豫剧《白莲花》讲述在东汉后期的南阳郡,伏牛深山十里溪涧,历经千年修炼的莲花仙子爱上了人间正直善良的山村樵夫韩本,冲破仙界层层阻扰,和白莲仙童来到人间,
经历重重磨难,有情人终成眷属,盗官银替夫还债,惩治贪官污吏,弘扬了人间正气,谱写出一段仙子和凡人的美丽佳话。
白凤莲和韩本喜结良缘,韩本外出,白凤莲独自在家,她一身农家妇人打扮,静坐做着女工,这一场装扮和白莲花刚出场的装扮截然不同,由于担心来不及换装,大家提议还是一身仙装为好,但金英坚决不答应,她觉得白莲花既然嫁入民间就要有民间的打扮,否则,观众没有代入感,也不利于剧情的推动,她决定里面穿农家短衣,但一定要和花旦的装扮有所区分,要有水袖,一定要体现青衣的温柔。
好在那时已是深秋,秋风阵阵,刚出场时,金英身材苗条,丝毫不嫌臃肿,。金英出场时头饰不多,换装饰云鬓不动,只是拔下脑后的白莲花,脱掉一袭白色仙装,露出居家的农家打扮,时间来得及,没想到刚脱下仙装,就觉得寒气逼人,但金英丝毫不懈怠,依然正常上场,众人没想到金英换装干净麻利,当鼓点催场时,金英已经在幕后等待。
这一幕的出场,更是引起了观众的阵阵叫好。
刚还是人在仙境,此时已是农家少妇。这时,台下一阵轰动,因为台边有一个小青年企图从戏楼的角上爬上舞台,人们纷纷斥责,红袖章们赶紧把他拉到场边,免得影响演出。
这一幕的唱段较长,白莲花是坐着唱的:阵阵桂花香抚面,中秋月圆人也圆,-结夫妻了却我心头愿,但愿偕老共百年,趁此时不如我慢扯绒线,绣花针如银龙上下飞翻,这边厢绣一对鸳鸯戏水,荷花池碧波荡漾并蒂莲,先绣上韩郎夫深山把柴砍,六月里烈日当头如焚如煎,只热得韩郎夫气喘喘,遍体生津汗流不干,绣一朵五色云把赤日漫,清风儿吹到了韩郎身边,彩云漫清风吹大地凉爽,韩郎夫担柴如飞下了山,再绣上韩郎夫灯下把书念,白凤莲缝衣衫相伴一边,男耕读女纺织依依相伴,淡茶饭粗布衣欢度百年,再绣上韩郎夫清晨把集赶,白凤莲依门遥望盼夫回还。
以上唱词根据讲故事的人口述记录。
这段唱词是由当时市里面的剧团改编过的,但这出戏确实在民间口口相传的,个别词有所不同,但用豫西调演唱,另具一种韵味。再加上金英的声腔,那简直是绝配。这段唱词是金英最喜欢的,也是她追求的理想生活。
由于村干部的盛情邀请,拴柱和爱月又邀请了金弟和玉凤,两家人趁着一辆毛驴车一起在距离舞台较远的地方看金英演出。
随着人们的阵阵叫好声,拴柱和爱月热泪盈眶,感叹孩子这几年在外面一定吃了不少苦,老辈人都知道唱戏的很苦,没个十年八年的功夫唱不出名堂,有的人唱了一辈子戏,也只能是水平泛泛,难以出彩。金英有天赋而且肯吃苦,才有了现在的成绩。
金弟和玉凤是越看越爱看,这未来的儿媳妇长相人品真是没得挑,也不知道建军哪辈子修来的福气,想着想着,他们不禁长叹一声,建军啥时候才能回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