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宽猛相济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开局劫了曹操老爹!
虽然并州方面再次和中山国闹矛盾,但这也只是个小插曲。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要将秋收任务完成了,让今岁的粮食谷物归仓,这才是头等大事。
先前去安平崔氏征辟农曹掾一事也得到了回应,崔氏就给故尚书名士崔寔的孙子给派来了,其名曰崔博,年岁也就二十出头,与钟书年齿相当。
一开始署中众吏员还觉得这位崔博不大靠谱,因为太年轻啊,一看就缺乏实务经验。
但钟书将其召过来一问对,就知道这小伙子不但有学问,而且是真的下过地干过活,一问才知——崔寔撰写的《四民月令》虽然是指导地主庄园、坞堡进行生产的农书,但人崔氏这会儿还没发展成后世五姓七望的博陵崔氏呢。
虽然祖上除了不少名士名臣,但家庭条件一直都挺困难的。
崔寔年轻时以卖酒营生,和皇叔织席贩履的情况也差相仿佛了,再到后来崔寔病故,更是家徒四壁立,连敛葬的钱都无。
不过崔寔天下知名,在士人圈子算是顶流,就有杨赐、袁逢、段颎为其准备棺椁,又有袁隗为其树碑颂德,具一时之名臣、良将。
而其子孙辈,全靠族人接济才得以好转——即那位铜臭太尉崔烈了。
崔博自云十数年间耕读不辍,对其大父撰写的《四民月令》亦是烂熟于心,钟书随意考校田间诸事,崔博对答如流。
钟书当即任命其为农曹掾:“此时正值秋收,文礼职署农曹,还需多费些心思。”
崔博本就感激钟书的征辟之恩,闻此言更是允诺道:“必不负府君重托!”而后又犹豫地问了一声‘农曹在署中何处焉?’
无怪乎崔博发此问,因为太守国相署中十曹压根没有农曹,前汉倒是有个农都尉,负责郡国农事,不过到了世祖年间被废止了,而其职权也被并到了太守及户曹中。
“农曹非在署中,”钟书笑了一声,从席上起身,“文礼且随我来,我这便引你过去。”
崔博当即就有些受宠若惊:“岂敢劳烦府君,一佐史可也。”
“无妨,恰好我亦有些事要交代文礼,正好可以边走边说。”崔博了然,而后跟到了钟书身后。
两人边走边聊,钟书就把他的想法说给了崔博听。
崔博一听——农曹之前没有,但好歹他听了能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这合作供销社又是什么?用来祭祀的大社?
而后又听钟书解释,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崔博毕竟是耕读出身,长期从事农事的他自然知道钟书想法的好处。
崔博仔细琢磨了好大一会儿,不禁赞道:“国以民为根,民以谷为命,命尽则根拔,根拔则本颠,此最国家之毒忧!府君此法,可使勤农桑之民户有利,便是遭逢大灾,百姓也不至于饥馁而死,上善也!”
“民众爱我,我当以仁爱还于民众,”钟书被夸的都不大好意思了,“此事有利于国家,然知之者甚少,文礼可多费些心思,使百姓悉知此事。”
“博当办此。”崔博还在回味钟书的想法,连忙回应,少倾,又说道,“府君所立合…农曹,颇难使民众明其深意。”
“文礼所谓是也。”钟书不以为忤,反而点头赞成——当时他把这想法跟荀攸一说,荀攸当时都没反应过来呢。
若说给没机会识文断字的乡民,更是要费不少口舌才能把事情解释清楚。
崔博道:“府君言农曹可为耕种之民提供牛、马、种子、车、谷场,
正好可藉此次秋收机会,将此事宣诸于众,不需民众能懂,但使彼等知此事有利可也。”
“嗯?”钟书侧耳作聆听姿态。
“府君治下,多有先前流逸之民,赖府君仁德,使彼有田可耕种养家,农具或有,然却无牛马车拉运之物,若使气力则伤民也甚。又如谷场,彼等得田,耕犹未及,何能割舍耕种之田更为晒谷之场乎?”
“我亦虑及此事,然民不知我新设农曹,何能为也?”
“此事易为,”崔博转向钟书,长揖拜道,“博不才,幸得府君征用,乃任职曹署,惟愿以双足丈量国中土地,深入民间,遍走乡间田垄,还报府君厚恩!”
‘是也!’钟书不禁在心中回应先前郭嘉的那句话——燕赵之地多慷慨之士,然则每个人的慷慨又不尽然相同。
如赵云、张郃之慷慨,如田丰之慷慨,如沮授之慷慨,又如面前这位崔文礼之慷慨。
钟书庆幸自己捡到宝了的同时,心下也颇为动容:“我得文礼,何幸之有。”于是赐宅邸不提。
两人就着这事儿又聊了一阵——这事儿光有崔博可不成,要不然靠着他一个人,得跑到明年抑或是后年秋收,才能使民众悉知此事。
崔博就委婉地提了个要求,说府君您能不能从署中给我拨点儿佐史小吏过来,不用多,五十个就够。
但五十个钟书也难拿出手哇,相署中清闲的诸曹,其下吏员几乎都被借走完啦,然后钟书就商议着道:“五十个佐史也难,十个尚可,外加五十士卒可否?一百……二百也行。”崔博就说也行,反正暂时也不需要太多文书工作。
于是钟书往去军营一行,调来士卒百人往农曹中待命,并下禁令道:“凡有侵害百姓者,皆按军法从事;凡有向民众索报者,罚苦役半月;凡有消极怠慢者,罚饷三月。”
三个‘凡有’下来,士卒面色或多或少都带了些严肃。
“也无需紧张,”钟书摆了摆手笑了一声,“尔等听崔曹掾的吩咐便可,事若谐,我亦有所赐。”
他钟书可不是那种苛责之人,相反,他对国中士卒相当好,每月粮饷按时发放不提,钱、粮也比惯例要高上不少。不说每餐有肉,但顿顿饭管饱,三天两头也能见着荤腥。而且,这几次打仗回来,天子但有所赐,钟书总会把自己的那部分均分给士卒,待遇不可谓不厚。
由是军中法律虽严格,但军士亦不觉苦,甚至心甘晴愿在国中服役。
崔博见此情形,不禁赞道:“子曰: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非止政,治军亦是宽猛相济,就连这次农曹事,民众如宽,则军士如猛,亦相济也。
无怪乎中山国去年方受兵燹,今岁便能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盖因宽猛相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