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钢制品的梦想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初代血族!
诸葛弩的射速比普通的弩箭要高,它在弓的顶部使用了一个装有弩箭的弹仓,用一个长方形的杠杆向前和向后移动来启动这个装置。
来回推动和拉动控制杆会同时将弩箭装好、将弦拉回、并发射弩箭。
不过这样的动作会对绳子造成了相当大的磨损。
诸葛弩的弓弦是由动物的筋拧成的具有适当强度的绳索组成,通常用鸟类的羽毛,最好是天鹅或鸭子的羽毛来加固。
米迦勒没有立刻上手就制造,而是先拿这个世界的弩来做参考,搞清楚每个部分的关键。
然后就是制造一个小型袖珍的模型,或者说样板。
米迦勒思考了一下,决定放弃绞盘弩,而是使用压杠弩。
压杆式弩出现在欧洲的14世纪,在15世纪一度风行。
由于骑士在马上不方便拉开弩,这个设计最早是为了骑士在马上张弩所用。
压杆式弩张弩用一根金属杆撬动弩弦,压住杆体利用杠杆原理来节省张弩的体力,所以被称为压杆式弩。
不要小看这根小小的撬杠,它对材料和设计的要求按照中世纪的标准来看非常高,体现了当时高超的手工业水平。
流线型的搭钩和弩身的承力的支点处契合要求非常流畅,随着撬杠的移动搭钩的曲线要在支点上平滑推动毫无延滞感,这对金属精密锻造成型的要求非常高,必须针对每张弩量身定制。
扣弦钩用活动轴连接在杆体上,这个小小的活动轴要承受扣弦的近百公斤压力而且要转动灵活,这都对铁匠师傅的手艺要求非常高。
压杆式弩通常来说都是马战,贵族使用的弩,当然也有步兵压杆式弩,拉力能够达到一百公斤的恐怖程度。
只是弓弦的材料是一个问题,工艺技术的进步,离不开材料,没有材料的进步,技术和工业也是不可能进步的。
体现在弩这么一件简单的武器上也是如此。
米迦勒召集了黑龙城堡领地附近的所有铁匠以及猎户,一方面让他们按照自己记得的古代炒钢法炼钢,一方面则是寻找弓弦以及制造强弩的部件。
要知道,华夏的炒钢法可是很早就有了,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钢了。
炼铁的第一种方案东西方都比较一致:直接还原法。(初中俗称的还原反应)
最初的直接还原法就是块炼铁,简单说就是把矿石包起来烧,烧完了就可以得到海绵铁。
再经过锻打就可以得到熟铁。
如果要得到钢,则再使用固体渗碳法为海绵铁加碳,然后反复热锻或冷锻以去除气泡。
直接还原法出熟铁,如果铁矿品质很好,则可以得到品质极佳的海绵铁,否则就只能产出品质不好的海绵铁。
实际上,即使是现代的一次还原法,也需要品质极高的铁矿。
有人认为,大马士革钢就是因为其使用的铁矿石品质非常好而成为古代最好的钢铁,但是也有些人不认同。
从东汉开始,花夏就从直接还原法发展到了间接还原法——也就是生铁冶炼。
在西汉到东汉,花夏人搞出了生铁、铸铁、可锻铸铁等一系列生铁产品,并使用了高炉生产。
根据已经发掘出土的几座高炉遗迹来看,它们的基本结构和近代高炉差不多,工作温度一般在1300度上下,有独立的入料口、进气口、排渣口、出铁口等结构,通过炉底积存的铁渣计算其高度高达6米以上。
高炉的特点是持续生产,只要不停地从入料口投入矿石和燃料,铁水就会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日产生铁可达1吨以上,十几年不断。
《花夏通史》认为,到宋明时代,花夏的官办铁厂只有一二百家,但是年产生铁高达数万吨,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应该超过十万吨。西方的生铁生产要等到15~16世纪才出现。
东汉花夏发明的炒钢法。
有人说这是“工业革命中带来巨大影响的炒钢法”。
但是查下来发现这个是言过其实。
因为东汉的炒钢法是单室炒钢,英国那个炒钢是双室炒钢(反射炉炒钢)。
反射炉炒钢最早在花夏明代的湖南地区投入使用,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仍有些小作坊在使用这种方式生产钢制品。
米迦勒所说的炒钢法是用生铁炒炼出钢。
汉代的方法是用碳粉和生铁包起来进炉烧,待生铁加热到半液态后开炉不停地搅拌。
大量的搅拌使得杂质和碳一起被析出排掉,剩下的就是品质较高的海绵铁。接着按原样锻打、渗碳,即可得到熟铁或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