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培育空间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重生八七:我有一个培育空间!
三个池子呈一个三角形,最上门的池子上方,写着一个“主”字。
左侧的池子旁边,写着一个‘副’字,最后右侧的池子旁,写着一个‘苗’字。
培育池,就是将一种自己想要养殖的生物放进写着“主”的这个池子内,也就是主体。
然后再将同类型的生物放进‘副’池子内,也就是副体,接着培育池便会开始培育。
主体会吸取副体的优点,培育出更加优质的幼苗,压根就没有生殖隔离的说法。
这些培育出来的幼苗会出现在“苗”字的池子内,作为培育空间的主人,叶家明随时可以取出这些优质的幼苗,放在自己的养殖场内养殖。
而主体副体以及幼苗之间的比例为1:1:100。
打个比喻,主体池子内放进一只青蟹,副体池子内放进一只梭子蟹,最后会培育出一百只比主体更加优质的青蟹,反之亦然。
但具体会出现怎样的效果,还是需要叶家明自己去实验了才知道。
不过现在想要搞养殖,他可没那个本钱。
被母亲拿走的钱并没有存下来,至于钱去哪了,叶家明也是在后来意外得知。
那会才明白为什么自己娶老婆,母亲坚决反对后就干脆给十斤米,一个水瓢就将他们给强行分家了。
当时他以为自己娶个小岛上的穷老婆,让她不满意了,现在想想,还是自己那会太天真。
钱被用完了的事情,叶家明知道自己肯定是拿不回来的,但该怎么做他心里也有了个初步的打算,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快速积累原始基金。
他打算去下塘,也就是海边搞些海货去卖。
这个时期的海边物产十分丰富,一斤以上的野生青蟹不说随处可见,但也很容易找到。
不过青蟹现在并不受欢迎,城里人目前都喜欢吃毛蟹,这种螃蟹看上去跟大闸蟹很像,但没有大闸蟹好吃,生活在淡水里,有一股土腥味。
加上很少有人拿青蟹去卖,因此青蟹暂时还没有被市场接受。
大多数人去赶海,一般抓的都是弹涂鱼、海鳗等一些不容易死又好卖的。
而且现在这个年代的鲈鱼、鲻鱼、白虾等特别多,鲻鱼更是没什么鱼腥气,比后世的要好吃的多。
不过今天叶家明的目标不是这些,他主要目标依旧是野生青蟹,其次是海里能抓到的各种食用鱼。
青蟹的市场对有上帝视角的他来说很好打开,也就是时代局限性以及物资的丰富让这边的渔民不热衷卖青蟹而已。
而且青蟹在白天的时候受到惊吓会变得十分凶猛,只要身边有生物,它可是不夹死不罢休,也让他们有所顾忌。
上辈子养青蟹,叶家明都得夜里三点钟起床去养殖场,将青蟹抓上来后必须得在天亮以前绑好。
有时候产量高他忙不过来,天亮之后青蟹就会互咬,每次他都得损失不少,然后“含泪”拿回去给两闺女吃。
他很清晰的记得小女儿那会经常抱怨:“又是青蟹,看到它就好烦啊~~”
想起可爱的女儿,他突然有种去见媳妇儿的冲动。
思念了二十多年,如今重生回来,他确实很想去见她。
不过这一世他不想让媳妇儿再跟着自己过苦日子,所以他得先把事业做起来才行。
叶家明脑海胡思乱想着,手里也没停,拿起水瓢给烧水壶加上水,然后用火钳子夹了块煤球,去隔壁邻居那里换了块烧好的放进火炉子内。
再放进两块,便开始烧水。
他家里没有那种烧柴的大炉灶,平时也不做饭,早上出去吃,中午有工作那就包一顿午饭,没有工作就去自己父母那里吃,这个煤球炉平时也就用来烧水的。
接着他也没闲着,将自己平时放工具的两个竹篓子给收拾了出来。
又找了些草绳,也就是用来捆稻草杆的那种绳子,可以用来串鱼,也可以绑青蟹。
这绳子没尼龙绳牢固,但也能将就用。
想到青蟹,他又看了看夹煤球的火钳子。
这玩意的样子跟后世赶海抓螃蟹用的钳子一模一样,无非就是纯铁打造,重了点。
但用来赶海抓礁石缝中的螃蟹刚好,于是他也收到竹篓子内。
东西都收拾好,水也开了,他熄掉火后,拿来了两个竹筒。
叶家明平时除了出来做工,也是需要种田的,偶尔还会去下塘抓弹涂鱼以及大蚯蚓,装水用的就是竹筒。
水杯那玩意,农村里基本上见不到。
水壶的话县里有卖,但竹筒也好用,就没舍得花钱买。
另外,他所说的大蚯蚓可不是平时用来钓鱼的那种蚯蚓,而是生活在海泥里的,也叫海蚯蚓。
叶家明以前去过泉州,那边有一道很有名的小吃叫土笋冻,就是用这种海蚯蚓做的。
在曙华村,也有很多人喜欢吃海蚯蚓,不过做法不同。
一般都是洗干净了后,跟鸡蛋一起做汤,味道极其鲜美,以后有机会倒是可以弄些吃吃。
将竹筒装满水后放进竹篓子内,叶家明背起走出房屋,并且将门锁好。
他没有立马往下塘走去,而是来到了一家早餐店要了十个大肉包,两根油条,花了两块七。
这会的肉包比后世的要大多了,一个比碗口都要大一些,因为皮厚。
叶家明把八个肉包放进竹篓子内当午饭和下午点心,其它的就边走边吃了。
去下塘海边要两个多小时,中午是没办法回来吃的。
而且这年代的人因为干苦力比较多,所以都很能吃,尤其是他现在这个年纪。
叶家明住在村子的东南边,往下塘走的方向是东边,不过他先去了村子的西边,来到一间瓦房子前。
他上去敲了敲门,并喊道:“杨叔,你在家吗?”
“来了!”屋内传来了一道略微厚重又带着点沙哑的声音。
过了小会,门就被打开了。当看清门口站着的人时,杨建国露出了一缕笑容:“阿明啊,是来找阿光的吗?不过阿光昨天去了镇上卖咸鱼,得过两天才能回来。”
“阿光去镇上了啊!”叶家明恍然,难怪过来开门的是杨建国,而且也没听到杨光的声音,“杨叔,我今天来是跟你借网的,我准备去下塘,借你那张撒网抓点鱼。”
杨建国闻言点了点头,对他的来意倒也不奇怪。
叶家明跟杨光同岁,又是同村又是小学同学,从小玩的就比较好。
平时没事的时候,他们也都一起去下塘赶海,偶尔叶家明也会过来借网用用。
拿到了撒网,叶家明这才往下塘走去,路上还特意拐了个弯,没从母亲黄玲花门口,以及街坊领居认识自己人多的那条路路过。
他不做水泥工这件事目前还不适合让家里人知道,他得确定自己能靠赶海赚钱了才行。
其次,水泥工也关系到他和媳妇儿的初识,暂时还不能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