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7 恶劣的气候环境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长公主她总想怂恿臣谋反!
戚月浅点头,若有所思的开口:“出去看看情况。”
至于是看什么情况,她就没有说了。
苏玉娆也没多问,立刻下去安排。
殿下身子不好,要出门的话苏玉娆想尽量给她安排的舒适一些。
很快一辆马车就停在了宅子门口,随行的除了苏玉娆和时舞外还有雁云深留下的那两名亲卫。
亲卫在外面驾车,马车内苏玉娆备了些茶水点心。
——点心还是昨日买了没吃的。
今日从大早上忙活到现在,大家都没来得及吃饭。
苏玉娆将现煮好的茶水给戚月浅和时舞各倒了一杯:“先将就着垫垫肚吧,要不一会咱们用过午膳再去逛街?”
戚月浅无所谓。
时舞的肚子可疑的咕咕两声。
顶着其余两人看过来的视线,她坦然开口:“饿了。”
苏玉娆:……
时家这兄妹俩简直颠覆了她对暗卫的认知。
戚月浅将点心往她面前推了推:“吃吧,等会找个地方先吃饭。”
苏玉娆拿了块点心在雪绒跟前晃悠。
雪绒拿小眼神瞥了她一眼,一头扎进了戚月浅怀中。
它的嘴挑着呢,不是现做的糕点对它没啥吸引力。
时舞干了两块糕点后,抬头看向依旧锲而不舍的苏玉娆开口道:“放弃吧,它只吃新鲜的。”
又一次钓猫行动失败。
苏玉娆丧丧的将点心塞入了自己嘴里。
雪绒从戚月浅怀中探出一个小脑袋,瞄了她一眼。
然后伸出它的小脚脚,一步,两步,突然用爪子碰了碰苏玉娆的手背。
碰完就立刻窜回到了戚月浅怀中藏了起来。
哼,它是只言而有信的猫猫。
上次说了看在她用心照顾主子的份上让她摸一下,它不会食言的啦。
虽然只有一瞬,却也让苏玉娆开心的笑了起来。
小家伙肯靠近她了,这也算是一种进步不是。
时舞看着她傻乐呵的模样嗤笑了一声。
一只脾气很臭的猫而已,也不知道她为何非要如此执着的上去摸一把。
一行人就近找了家酒楼解决午膳问题,填饱肚子后才开始依着苏玉娆整理出来的单子去采购物品。
这次戚月浅没再乘坐马车。
想了解当地民情的话最好还是亲自出去走走看看,而不是坐在书房中听着手下人汇报上来的一条条冰冷的消息。
只是这一路走来,无论是戚月浅还是苏玉娆等人都沉默了。
如果非要让她们用一个字来形容这丰城的百姓的话,几个人脑海中只剩下了一个穷字。
漫天的黄沙,雾蒙蒙的天色,没有几个行人的街道。
自幼在江南水乡被娇养着长大的苏玉娆第一个受不了。
头顶的烈阳晒的她额头上都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夹着细碎沙砾的风吹的她暴露在外面的肌肤生疼,原本一张白白嫩嫩的漂亮脸蛋这会已经泛红了。
戚月浅看了她一眼,将自己头上的斗笠取下扣在了她头上。
“姑娘,使不得使不得。”
苏玉娆连连摆手后退。
殿下身子骨比她还弱,哪有她戴斗笠让殿下被沙砾吹的道理。
“戴着吧,我不需要。”
戚月浅将斗笠扣在她脑袋上之后就没有停留的朝前面走去了。
落后一步的苏玉娆只好扶正了脑袋上的斗笠,嘟囔道:“这鬼天气,早知道出门的时候多备几个斗笠了。”
这斗笠原本是备来给殿下遮阳的。
她们来丰城的这几日并未遇到过大风天气,从未来过此地的苏玉娆自然也不知道这边起风后天气会变得如此恶劣。
亲卫有些尴尬的咳了两声:“是小子的不是,忘记提醒姑娘了。”
他们早就习惯了这边的环境,也就忘记了这对他们来说习以为常的风沙对刚来这边的小姑娘来说伤害还是蛮大的。
“丰城这种情况,你们就没想过种些植被改善一下吗?”
戚月浅看着漫天的黄沙忽的出声询问。
两名亲卫相互看了一眼,其中一名挠了挠脑袋开口道:“怎么没想过啊,只是难种活先不说,咱这边能用的地本就不多,谁舍得拿自家种粮食的地去霍霍啊。”
环境固然重要,可在大家填饱肚子都尚且十分艰难的情况下,谁还会去在乎周边的环境怎么样。
苏玉娆听的有些心酸。
“整个北域,都是这样吗?”
亲卫看了她一眼,笑着摇了摇头:“倒也不是。”
“越靠近边境情况也就越艰难一些,另外就是靠近小宣山的那几座城池,因为北面有小宣山挡着,虽也是边境城池,情况反而要比其它处好很多。”
大夏和匈奴边境处横着两座天然的屏障,靠近西边的叫大宣山,东边的叫小宣山。
两座山脉连成了一条倾斜着的直线,小宣山靠近大夏,目前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大宣山距离他们要远上很多,现在被划分成了匈奴人的地盘。
也正是因为有这两条山脉的缓冲,大夏与匈奴这些年来虽矛盾不断,却并未发生过大规模的战役。
“咱们丰城算是距离大宣山比较远的边境城池了,城外多是沙土荒地,这才形成了现在这样的气候。”
“若是出了城再往西北方向走走,环境还会更恶劣一些。”
苏玉娆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多谢小哥相告。”
戚月浅没再继续询问气候的事情,却在心底将亲卫刚刚说的那些话记了下来。
倒是苏玉娆对北域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一路走来不停的问这问那。
两名亲卫也都是好脾气的,对于苏玉娆提出的问题,能答上来的他们都耐着性子细致的替她解了惑。
戚月浅虽没再说话,却一直在竖着耳朵听他们讲话。
苏玉娆的问题东一句西一句的没有什么章法,但戚月浅还是从她们的谈话中提取到了不少的信息。
例如,靠近大宣山这边的城池荒地很多,百姓大多都是靠着种地为生,若是赶上收成好有多余的粮食的话,百姓们会将粮食卖给军营。
大宣山这边的百姓远不如小宣山那边多,大部分都是将士们的家属亲人,因为舍不得与家人分离就在这边定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