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第十章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今夜当浮一大白!
就在刚刚,学完了教育学原理这个科目,我曾说过,我最讨厌这个科目了,不好背,理论繁多且枯燥。一个简单的名词为什么非要展开一大段“没用”的“多嘴多舌”的话呀,当时觉得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最好背了。
就在昨天吧,我又说,教育学原理比外国教育史好背。说完后我瞬间想起,以前并不是这么认为的。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呐?其实是因为,背历史不用太费脑子,历史发生了什么,记住它们就是了。而教育学原理如果不去理解和组织,真的是仅仅记字词句的话,太可怕了。现在也是个会动脑子背书的人了,虽然这么主动背诵下来真的很累很累,但是也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会和记住。
在教育学原理中,编者大概是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讲述了整个教育。
首先讲了什么是教育,怎么产生,如何发展,又是被怎样定义的。有什么作用,什么结构,还有一些现代出现的教育热词,比如全纳教育、生命教育、公民教育等...
然后是教育学。什么是教育学,它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从古代的萌芽到近代的独立形态,再到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教育学理论:崇尚科学的实验主义教育学、重视历史陶冶的文化主义教育学、认为实科知识最有价值的实科主义教育学、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具有革命性质的批判主义教育学、还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和制度教育学。教育学是什么、应该研究什么、应该怎样研究、要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观点,每一种观点在教育学发展的长河中闪闪发光的星星,聚集了众多伟大的教育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付出和心血。
接下来是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学是从社会学中分化出来的学科,与社会中的其他子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何看待和处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也出现了不同的理论。有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提出的教育独立论,提出教育应该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宗教而存在。现在看来是有缺陷的,毕竟教育处于社会中,只能做到相对独立。但是放眼历史,在战火四起政权更迭的背景下,那些心系教育、甚至教育可以影响人乃至影响一个国家的教育家们该是多么的急切和无奈:教育经费被用来买军火了,教育内容改为传销式的政治洗脑了...不得已的情况下,那么文质彬彬的先生们也会拍案而起怒吼到要与社会决裂以保证学生们受到正常的教育吧。还有三代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理论,教育是人力资本?教育是筛选工具?教育是进入不同劳动力市场的门票?各有各的说辞。也有在启蒙运动时期为了宣扬人人平等而提出的教育万能论。除此之外还有愤青般的教育再生产理论:教育才不是什么平等的东西,学校就是通过教育实现暴力符号导致文化再生产,进而实现社会再生产的。我一直是一个热衷于守护“和平”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的性格其实就是懦弱。在第一遍学习布迪厄的再生产理论时,我先是恍然大悟,再是消极评价,因为通过教育达到的进步已经是相对于其他途径较为公平的方式了,为什么还要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诋毁它,这不是让很多寒门丧失了跃龙门的动力吗。但是再思考下去,我才体会到作为一门科学,必须去反映事实,去发现问题。然后才可以去解决问题。我们确实如批判教育学和再生产理论里提到的那样,“人们已经对社会中某些不公平和不公正丧失了意识。”除了这些理论,还学习了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人口等方面与教育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又遇到了哪些新的挑战。教育如何在现代化、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多元文化、民主化、本土化与民族化中生存发展和更新呢?这些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整个人类社会变得有趣。我昨天看到一个新闻,很喜欢的作词家林夕对于大陆和香港的关系不甚友好,我想不友好就是希望自己独立起来然后高高在上吧?但是往后看,发现一位熟悉林夕的老师总结林夕这一类人希望的不是一个中国的香港,而是一个香港式的中国。他们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却不认同大陆的体制,由不认同体制到不认同国家。经济因素以外最大的因素是文化吧?教育从广义上来说不就是一种文化熏陶的过程吗。如果想明白,还需要学习很多呀。
在第四章又学习了教育与人的关系,促进个体个性化,也促进个体社会化。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理论的更新,但是就在前几天我发现还是有人觉得遗传的因素似乎比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力度更大,并不是对方无知,我猜应该是每个人受到的恩惠侧重点不同,所以有了不同的想法。这么说来,其实这些理论无关对错,是否科学。对于智力普通的学生,向他们强调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告诉他们其实很多时候不到拼智力的地步,踏踏实实就是最聪明的做法。对于头脑灵活的学生,告诉他们是被上帝宠爱的,让他们多一分天之骄子的自信又未尝不可。
在第五章和第六章,讲述了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教育是为了社会还是为了个体?教育是为了什么还是教育本身就是终点?教育是为了未来还是为了当下?一次次地修订关于教育的法令,不同时期对人才有不同的要求,记起来很是繁琐。但这个是把教育从理论下放到实践的第一步,每一步都关系一个国家一段时期内的教育走向,枯燥,但宏伟。
在第七章课程里,五十页阐述课程从如何定义、以什么为中心、有什么类型、如何开发再到如何实施如何评价。每一环节都有不同教育家主张的不同的理论,各有利弊。怎么取长补短达到平衡是教育课程里长存的问题。
在第八章教学里,篇幅比课程还要冗长:怎么定义,怎么形成和发展、四大教学理论、五种教学过程需要主义的关系、六个教学设计步骤、三种设计模式、六种教学模式、八个教学原则、九种教学方法、五个教学环节、七种教学组织形式三种评价维度...
第九章是德育,德育需要注意的八项原则、六种方法和六种德育模式,在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但是理论培养重于实践和情感熏陶是现代德育的一个重大问题,是需要去反思和改善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十章也是最后一章是教师与学生,在维度划分来看,这是最微观的知识。但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学过很多理论,懂了很多道理,最后回归到“我本是教师,我爱我的学生们”,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是什么,要如何进行专业发展。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学生的权利和义务都有什么。还有最核心的师生观的问题。要怎么才能做一个好老师呢?什么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之类的先不用说,我认为第一步是要做一个好人。我时常在自己情绪很糟糕的时候反省,如何我在教学和与学生相处中还是这么糟糕且不成熟的话,会对学生说什么,会对学生做什么,会不会不对他们笑了,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失败和痛苦去严格要求他们,希望让他们在未来有更强的能力去应付苦难。又会不会在自己觉得岁月静好的时候去主动培养他们幸福的能力。我想教给他们的这些看似没有问题,可是我觉得最大的隐患在于,我是否以我的心态心情性格去影响他们,而不是以他们的心态心情性格去给予他们当时所需要的教育。所以在慢慢培养自己更加理性,去除一些感性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和无用。期待以后成为那群孩子的小仙女。在回忆以往受到的教育和遇到的老师时,不自觉热泪盈眶。小学五年级,我的语文老师看着我演讲时,眼里满是光亮,我感受到了老师的爱和关注。在当时弟弟刚出生不到一年,我觉得自己在家庭里受到了忽视,但是我亲爱的老师给了我鼓励,于是我在老师的爱里学习成绩越来越好,还成功主持了一年的升旗仪式,代表学校参加各种书法和演讲比赛。初一,我的班主任在班会上说我是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的人,这句话在后来的很多年里都被我拿来回忆,我相信老师说的话,我相信自己可以摘到桃子。不过现在我更加相信我需要再跳一跳。后来我在老师的鼓励下从班级中游进步到前十,并保持了小学主持升旗仪式、各种汇演、作为学校的小记者接受电视台的采访,教师节在电影院在聚光灯下为所有老师致辞...高三我因为青春期那不成熟的恋爱告终而开始学习,可浪荡了高一高二两年,我已经是完全跟不上了,在别人开始高三复习的时候我翻出崭新的课本写上名字。那时的班主任是数学老师,他不嫌弃我从集合的问题开始问,他在班里说,希望同学们像我学习。我越来越喜欢自己一道题一道题的进步,数学课听不懂打瞌睡就自己站到墙边听课,当时的自己被老师鼓励后可真勇敢呀,一节课45分钟,哪怕只听懂一道题,都觉得值得。到后来背书的时候,政治老师慢慢发现班里还有一个我,每次背书课,她路过我的时候,都会拍拍我的肩膀,什么也不说,但我知道的。我想很多年后,当我再想起老师看我时眼里的光亮、老师说我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老师说同学们要像我学习我的刻苦、老师路过正在背书的我拍了拍我的肩膀,我依旧会热泪盈眶,因为老师们在我最脆弱无助的时候给了我爱和希望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做了我的后盾。我知道那时多么温暖,所以我也想把这样的温暖和希望给别的孩子。让他们知道,他们一直在被爱着。
(本章完)